松山之战刚刚结束时,清朝大臣佟图赖、张存仁等人给清太宗皇太极上了一道奏章。奏章建议,清朝应趁着明朝人心摇动、北京震骇的大好良机,立即率大军进取北京,消灭明朝。对此,皇太极很清醒地回答道:“尔等建议直取燕京,朕意以为不可。取燕京如伐大树,须先从两旁斫削,则大树自仆。朕今不取关外四城,岂能即克山海?今明国精兵已尽,我兵四围纵略,彼国势日衰,我兵力日强,从此燕京可得矣。”
皇太极认为,明朝的确腐朽,但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,要砍倒这棵大树,无论有多大力气,企图一斧子就大功告成,那是不可能的。唯一可行的是从大树两旁斫削,砍到一定时候,大树就会自己倒下来。从努尔哈赤起兵打天下到1644年他的孙子顺治迁都北京,其间是三代人的努力。为了砍倒大明这棵大树,爱新觉罗家族付出了三代人的心血,皇太极是这三代人中继往开来的第二代。如果说努尔哈赤以勇猛的精神所向披靡而著称的话,那么皇太极则以老谋深算的稳健经营继续着爱新觉罗家族的“砍树”事业,他所指挥的松山之战,就是其中最精彩的神来之笔。作为明亡清兴决定性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役,皇太极指挥的松山之战正是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